最近老感觉自己有点儿提不起劲,干啥都没精神,就寻思着得出去走走,换换脑子。琢磨来琢磨去,想到了少林寺,那可是“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地儿,心里就痒痒的,想去瞅瞅这武术发源地到底是个啥样。
出发前的碎碎念
就是行动派,一旦打定了主意,立马就上网查攻略,订票。也没啥特别复杂的准备,就是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充电宝,还有我那用了好几年的相机,想着多拍点照片回来慢慢回味。主要还是想亲身感受一下那种氛围,你说是不是?书上电视上看得再多,也不如自己脚踩在那片土地上实在。
踏上寻访之路
我是坐火车到的郑州,然后再转大巴去的登封。一路折腾,但也挺兴奋的。到了登封市,就能感觉到那种武术之乡的气息了,街上时不时能瞅见穿着练功服的年轻人,精神头那叫一个足。我找了个离景区不远的旅馆住下,想着第二天一早就能进山。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就出发了。景区门口人还不多,买了票就往里走。嵩山确实名不虚传,山势挺拔,空气也越往里走,那种古朴庄严的感觉就越浓。
少林寺里的所见所感
终于到了少林寺山门,那块“少林寺”的匾额,真是看得我心潮澎湃。寺庙占地面积真不小,据说有五万多平米。我跟着人流慢慢往里参观,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每一处都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最让我期待的还是武僧们的表演。乖乖,那身手,那气势,真不是盖的!腾挪闪转,拳脚生风,看得我眼花缭乱,心里直呼过瘾。当时就想,这才是真正的少林功夫!我想起了那些传说,什么达摩祖师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留下《易筋经》、《洗髓经》啥的。虽然听着玄乎,但看着这些僧人一招一式都那么有板有眼,你就觉得这背后肯定是有深厚传承的。
我也留意到,关于少林功夫的起源,说法还挺多。有的说达摩祖师那时候就开始了,也有的说隋唐时期,因为那时候少林寺的和尚为了保卫寺产就开始习武了。甭管哪种说法是正宗,反正这武术文化在少林寺是根深蒂固了。
我还特地去塔林转了转,那是一个个高僧的墓塔,形态各异,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好像在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站在塔林里,感觉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了,不像在城市里那么浮躁。
关于“发源地”的一点琢磨
逛了一整天,腿都走细了,但心里头特充实。回来的路上我就琢磨,这“发源地”三个字,不仅仅是指一个地理位置。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源头。你说这少林功夫,为啥能名扬天下这么多年?我觉得不光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
它背后肯定有一种坚持不懈、刻苦修炼的精神在支撑着。你看那些练武的小伙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那得是多大的毅力。这可能才是“发源地”更深层的含义,它孕育的不只是一套拳法,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这回少林之行,虽然没学到什么一招半式,但感觉自己对“武术”这两个字有了点新的理解。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身体验过,那种感觉是看多少资料都替代不了的。行了,这回就先分享到这儿,下次有啥好玩的实践再跟大家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