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方正粗倩简体,我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儿。就觉得,嗨,不又是一款新字体嘛能有多大花样。
结果有一次,我算是正儿八经跟它打了个照面。那会儿我帮一哥们儿弄个小活动的宣传单,就是那种社区里头贴一贴,或者微信群里头发一发的。原来的设计稿,标题用的是个普普通通的黑体,也不是说不就是瞅着没啥劲儿,软塌塌的,吸引不了人眼球。
哥们儿说:“老张,你给看看,能不能让这标题再炸眼一点?” 我说行,我给你找找。我就打开我那字体库,一个一个往下捋。字体多了也头疼,跟挑媳妇似的,看哪个都觉得还行,又觉得哪个都差那么点意思。
划拉了半天,突然就看到了“方正粗倩简体”这几个字。这家伙,第一眼给我的感觉就是——粗! 真的是粗,笔画跟小柱子似的,跟旁边那些什么细宋、仿宋一比,简直就是壮汉跟林黛玉的区别。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寻思着,这玩意儿用在标题上,那不得跟探照灯似的?
立马就给换上了。换上去之后,你别说,整个版面立马就精神了!那几个大字,往那儿一摆,就跟定海神针似的,一下子就把整个场子给镇住了。原来那种温吞水的感觉,唰一下就没了,变得特有冲击力。
这玩意儿也不是说哪儿都能用的。我当时手贱,试着把底下那些小号的说明文字也用这个粗倩。我的乖乖,那简直没法看了! 字一小,笔画又粗,直接糊成一坨黑疙瘩,谁也别想看清楚写的是就像你让一个大嗓门的人在你耳朵边上念叨芝麻绿豆的小事儿,谁受得了。
后来我琢磨了一下,这方正粗倩简体,它的特点就是笔画粗壮,而且转折的地方带点圆润,不像有些黑体那么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它有点像那种扁头马克笔写出来的感觉,但又更规整一些。所以说,它天生就是当主角的料,特别适合用在那些需要“喊出来”的地方,比如大标题、宣传口号、广告语什么的。
我那哥们儿看了改完的宣传单,也特满意,说:“对对对,就是要这个劲儿!一眼就能被人瞅见!” 那次之后,我对这个字体算是有了个底。
之后,我也在别的地方用过几次。比如做个PPT,封面标题用它,也挺提气的。但有一次,我给一个卖小清新玩意儿的网店设计个小卡片,想着也用它试试,结果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它那个“粗”劲儿,跟小清新的调调有点犯冲,还是老老实实换了个秀气点的字体。
所以说,这字体就跟咱们使唤工具一样,得看用在啥地方。方正粗倩简体,你要是想让它在关键时刻给你“吼一嗓子”,突出重点,那它绝对是个好帮手。但你要是想让它干点细致活儿,排个长篇大论啥的,那还是算了,容易帮倒忙。
我对这方正粗倩简体的实践感受就是:是个有个性的家伙,用好了能出彩,用不对地方也挺闹心。 关键还是得摸清它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