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为什么能爬到水泥墙上揭秘科学原理与黏夜作用

那天雨后遛弯儿,啪叽一脚差点儿踩到个蜗牛壳,低头一看:嗬!这小东西正贴着我家车库的水泥墙往上拱,慢悠悠地贼稳当!当时我就琢磨开了:我这光溜溜的水泥墙,它凭啥不掉下来?

一、动手抓蜗牛

说干就干,我家后院这玩意儿雨后贼多。找了个塑料袋,溜达一圈就捏了四五只回来。挑了个个头中不溜的放桌上观察,结果这货趴那儿不动弹了。急中生智,给它喷了点水雾,嗬,醒了!慢吞吞地伸出触角开始爬。

我拿手指肚凑近了想摸摸它爬过的地方,有点黏手!跟口水干了那感觉似的。

二、黏糊糊的东西是关键?

我寻思重点肯定是那层亮晶晶的痕迹。找了个透明玻璃板,用镊子把蜗牛轻轻放上去。等它爬了一会儿,玻璃上就留下了一条透明的“小道”。

  • 用指甲抠了抠:还真有点儿韧性,像没干透的胶水,黏但能掀起来。
  • 喷水试一下:往那层痕迹上喷了点水,好家伙,滑溜溜的!看来遇水它就变滑了,怪不得雨后它们爬得欢。
  • 放冰箱凉快凉快:把粘了蜗牛液的玻璃片丢冰箱冷藏层冻了半小时,拿出来一看,那层东西变脆了,一碰就碎成粉末。

三、实测“粘墙大法”

我把蜗牛轻轻放到我家刷了乳胶漆的墙、粗糙的红砖墙和平整的水泥外墙上。

  • 乳胶漆墙面:它爬得有点费劲,时不时滑一下,黏液蹭上去留痕很明显。
  • 粗糙红砖墙:这家伙最自在!凹凸不平的地儿正好卡住它软乎乎的“脚底板”,加上那黏液,爬得倍儿稳。
  • 光溜溜水泥墙(重点对象!):你猜怎么着?别看墙面那么光,它爬得还挺顺溜!我凑近了仔细观察,发现它爬的时候肚子底下(叫腹足对)像波浪一样动,一拱一拱的,黏液被压出来填满了脚底下和水泥墙之间那些细小的坑坑洼洼,就像打了个临时补丁!这样靠着黏液的粘性和它脚底板肉的吸力,就挂住了。我还试着想把它尾巴轻轻揪起来点,能感觉到那种吸住的感觉。

拿小电子秤量了下这只蜗牛(折腾得它缩回壳好几次,试了三次才勉强成功),大概4克多点点。嚯,就这么点黏糊糊加上那点软肉,粘住4克重东西还不往下掉,大自然这手艺不服不行!

四、搞明白了!

总结一下这回“观蜗记”:

  • 蜗牛肚子里有种特制的黏液,又粘又滑还能变。
  • 水泥墙看着光,肉眼看不见的小洞小缝多着。
  • 黏液能填坑,加上它那软肚子使劲贴住墙,两下一配合,就产生了“吸+粘”的劲儿。
  • 它还特别会“走路”,波浪形的爬法能把黏液均匀铺开,保证哪儿都不漏气儿。

咱看着水泥墙光溜溜,在蜗牛眼里那就是自带抓钩的攀岩墙!啥墙都不带怕的,只要黏液够劲儿,肚皮吸得紧。

实践心得附送个生活小窍门:想把讨厌的蜗牛从花盆上弄走,别硬薅,喷点水让它那黏液失效,轻轻一撬就下来了,还不会伤着它——你要想一脚踩扁它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