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窝沙发刷手机,突然想起《家有喜事2010》这部老片,朋友圈有人吵翻天了,说它毁经典,又有人说情怀满分。我寻思着干脆自己扒拉扒拉真实观众咋说的,直接翻出笔记本开干。
第一步:各大平台翻评价
先冲豆瓣,好家伙评分才6.0,往下划拉热评,第一条直接骂“黄百鸣炒冷饭把锅铲都炒断了”,笑死。又点开猫眼和淘票票,分稍微高点,7分上下浮动。特意去翻了几年前的贴考古帖,发现2010年上映那会儿的帖子还在,有老哥喷“古天乐强行装疯卖傻看得脚趾抠地”,底下吵了三百多层楼。
第二步:分类整理关键词
熬到凌晨两点建了个表格,把豆瓣短评前100条、长评20篇全粘贴进去。按夸和骂分两栏,拿彩色标签标高频词。
- 吐槽集中营:吴君如扮嫩尴尬、广告植入生硬、桥段老套像馊饭
- 情怀党阵地:看见张国荣照片爆哭、港片黄金时代余温、全家笑出声
第三步:做数据可视化
用工具拉了张词云图,最大号的词居然是“失望”和“怀念”,并排占C位。又画了个折线图——好嘛2011年到2015年评分慢慢往上爬了0.3分,估计是后来观众要求降低了。最扎心的是翻到条2013年的长评:“当年在电影院跟我爸笑到拍大腿,现在带儿子二刷被小孩问为什么不好笑。” 时间这把杀猪刀。
总结血泪教训
扒完五百多条评价突然悟了:这片子压根不该跟92版比!当个新贺岁片看的话,至少比现在某些网大强十倍。但要是冲着“家有喜事”四个字去,老粉能指着鼻子骂你三天三夜。今早把分析图发同事群里,当年骂过片的小王默默回我:“现在想想,古天乐演弱智至少比流量明星强...”得,这算另类肯定?
实践完最大收获:千万别跟情怀党较劲,他们能把你家祖坟的观影记录都扒出来!